從事電商應該差不多10年,運營七八年吧,身邊的朋友也是大致這么個年限。
做了電商運營后吧,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說一下我身邊和我自己的情況吧。
我做過集團大公司,也做過小作坊式的運營,有過怎么都做不起來的店鋪,也有做起過年銷千萬的店鋪。
我覺得我自己的職業規劃太糟糕,我工作的地方從大公司慢慢變成小公司,導致其他人看到我的時候總是說,你怎么越做越差了。
我為什么要找小公司做呢?
其實我自己的想法比較幼稚,說實話,在集團大公司,人言卑微,你個電商主管又怎么樣。
我常常遇到銷售總監一句話,本來倉庫幾萬件庫存的產品,突然就清空了。
而且招呼都沒有和我打過。
一批產品賣給收破爛的差不多幾毛錢一個的水平,打零點幾折,也不通知你,一身不吭就處理掉。
各種會議,各種走程序,一個項目從立項到審批到最后執行,千方百計也要好幾天才搞定,慢的幾個禮拜也正常。
各個崗位權限十分有限,你無法監控到生產鏈其他端口,反饋意見需要繞過好幾個人。
工資制度死板,雖然溫飽有余,但是覺得薪酬上升空間十分有限。
很多大集團是不會讓你一個小部門主管能夠超過很多大主管的,雖然你的部門利潤高他幾倍,頂多給你多幾個表彰,或者熬到有空位給你上去。
現在可能局面好一點。
但是我以前的時候電商環境就這樣,當時年輕,哪受得了這個,夢想外面的世界天空海闊。
而小公司,我只要能夠把店鋪拉起來,哪怕沒有年銷千萬,幾百萬一年的銷售額且正利潤,雖然不會一言九鼎,但是至少話語權充分。
上班時間自由,提成高,能夠接觸完整供應鏈,能夠鍛煉自己單飛的能力。
但是,小公司也有它致命缺陷,小公司成長為大公司中間有許多檻要邁過,邁得過你就有希望。
不說財務自由至少也是衣食無憂了,沒邁過就和我一樣,反反復復到處流浪了。
這幾年反思了自己,有些時候我太軟弱了,有些團隊我也不夠決絕,至少老板和你意愿不相同,你的努力全會是狗屁。
所以,前兩年,我自己就出來單干了。
17-18年那個時候還不錯,前期有過失敗的項目,虧了一點,后面起來了另外一個項目,每個月最高有5萬左右的利潤,但是忙的像狗,而且淘寶政策改變,風口變了,自己沒有及時調整,也就沒有繼續做了。
現在是一邊上班一邊重新找項目的狀態,準備換平臺到拼多多試試,19年家中遇到了比較大的事,也耽誤了,然后遇到今年這么個情況,一直拖著。
好了,回歸正題。
我現在就成了一個年紀大的老運營了。
已經不能和剛畢業的90、00后年輕人來拼了。
加班身體吃不消;談理想、愿景、股權,團隊打雞血,自己都不信了;工資低了,房貸、車子、孩子的日常開銷都保不住。
運營本質上并非一個穩定的工作,有業績也不一定能夠長久,一個公司做三五年的情況我見得不多。
我都有點懷念以前大公司的工作狀態了,事情不太多,人也不太拼,工資不太低,福利還不錯。
除了沒有什么夢想以外,不過我這個年紀了,也沒有什么做夢的資格了,只能叫折騰。
身邊的幾個朋友,在運營這條路上也是時好時壞吧。
一個朋友,遇到了某個小風口,做到了本地行業TOP5,那幾年收入應該夠買一套武漢城區的房子了。
這兩年老板騷操作,他就走了。
現在店鋪下滑嚴重,又把他拉回去了,不過也沒有什么大動靜了,不過底蘊在,工資估計也不會太低,但是沒有以前風光了。
還有一個朋友,原來收入也不錯,后面鬧翻走人后,兜兜轉轉了幾年。
前年,也遇到了一個機會,一年提了一臺奧迪A6,現在也歸于平淡了,不過肯定也不太差。
另外一個朋友,基本和我同一時間出來單干的,也和我一樣做過幾次失敗的項目。
去年遇到了一個機會,一年就提了一臺奔馳GLK外加又買了一套房,疫情的爆發的前夕還跑到國外旅游去了,后面回來后大環境不怎么樣,還沒有怎么聯系,不知道近況。
當然,這是混的比較好的,也有幾個混的很一般,都是一個公司一個項目的走馬觀花,但是在行業內混個溫飽肯定還是可以,就是心比較累吧。
到了一個行業,想換行挺難的了,但是還在電商大領域里面轉悠還是可以的。
創業、工作都不易,且行且珍惜吧,共勉了電商人。
公眾號:阿樹電商筆記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