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深創賽自5月7日正式啟動以來,最終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以色列等35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7337個項目報名參賽,同比增長14.1%。區級預選賽中報名數量最多的是寶安區,共有1248個參賽,增幅最大的是羅湖區,同比增長120%。在六大行業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報名數量最多,總數為2661個,電子信息行業報名數為1482個,這顯示出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和互聯網產業高度發達的傳統優勢。各預選賽進一步加大線上宣傳力度,紛紛創新賽制,強化服務意識,爭取搶占產業先機。
第十三屆深創賽啟動儀式的嘉賓合影
深創賽是深圳市人民政府與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辦、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承辦的公益性創新創業權威賽事。深創賽實施國、市、區三級賽事聯動機制,是各區、前海管理局和高校預選賽的晉升通道。
第十三屆深創賽啟動儀式現場
一、參賽項目整體研發投入超過300億
從報名數量看,互聯網領跑六大行業,之后依次為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及節能環保和新材料。其中,先進制造較去年增長386家,增幅最大。我市積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報名項目中涉及20大產業集群和7大未來產業的共有3557個,顯示出落實“20+7”產業布局的舉措初見成效。
在參賽項目中,整體研發投入超過300億元。參賽企業和團隊擁有知識產權 1.3萬件。報名參賽企業和團體的職工總數有70166人,即參賽項目共解決就業人數達7萬多,科研人員占職工總數的42.94%,達30126人,其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有5974人。
綜上所述,參賽項目研發投入多、科研人員占比高、擁有知識產權總量多,顯示出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巨大發展潛力,因此,這些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也頗受青睞,據統計,報名參賽的企業中超過3成已成功獲得融資。
成立年限在3年以內的參賽企業有1267個,占比48.88%。參賽項目核心成員中擁有2次以上連續創業經歷的超過4000人。這彰顯了深圳創新活力四射,擁有一個較大規模的創業群體,他們堅韌不拔,頑強拼搏,通過不斷試錯努力探索著成功的創業之路。
二、港澳臺參賽項目技術含金量高
深港澳高校預選賽首次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主辦,探索“以賽促創,以賽引智”,吸引國際化創新創業人才落地,促進創新要素跨境流動,香港中文大學聯合香港地區全球排名前一百的其他4所高校和澳門地區知名的3所公立大學,并攜手香港貿發局、香港科技園、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等港澳地區知名創新創業載體共同宣傳賽事。
經過大力宣傳和組織,深港澳預選賽共吸引了海內外近150名博士和教授報名參賽,其中來自港澳地區的創業項目達到74個,占報名總量的30%以上。微波無源器件領域著名學者、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吳克利教授此次帶來了“通信基站濾波器自動調試平臺”項目,屬于5G通信領域的尖端技術;另外,還有視頻壓縮和處理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工程科學系終身教授梁杰,他帶來的“奧瞳人工智能看護系統”項目,是將一款設有隱私保護的智能視覺傳感器用于各種場景下的老年人看護系統,目前在全球AI行為識別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香港中文大學徐豪博士攜曾榮獲“2020年全球高校學生DeeCamp AI訓練營”總冠軍的“方仔照相館”項目參賽,該項目借助AI技術研發出自動生成積木的算法,可以將一張二維的人物照片直接生成三維的積木玩偶。
與此同時,各預選賽為了吸引港澳臺地區創新項目落地產業化也出臺了新的舉措。光明預選賽專門設置深港澳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分賽場,助力深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夢想,吸引粵港澳三地企業入駐光明區。
三、更加重視解決實體企業創新需求
如何把舉辦創賽與轄區產業發展方向緊密結合,是各個預選賽主辦單位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各預選賽根據本區產業特色,設立有特色的專業賽道,并調動轄區內龍頭企業積極性,由龍頭企業發出對技術創新最緊迫的需求,再以深創賽為媒介,向中小企業發出“揭榜”的邀請,推動中小企業的活躍創新與龍頭企業的良性發展相互促進。
一方面,預選賽結合本區特色產業鏈和堅實產業基礎優勢,設立頗具特色的專業賽道。比如,鹽田預選賽區圍繞轄區重點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和智慧港口物流產業辦賽,特別是智慧港口物流賽將采取應用場景賽的形式舉辦。創新的辦賽形式將解決實體企業技術需求,為鹽田港東港區向智慧化港口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又如,福田預選賽設立“科技金融”專業賽道,以吸引一批科技金融前沿企業及人才團隊落戶福田,形成福田區科技金融產業的聚集發展態勢。
另一方面,預選賽積極發動區內龍頭企業參與組織,向中小企業發出“揭榜”邀請。比如,南山預選賽聯合華潤、ABB、南山開發、深信服等大型企業集團和龍頭企業創設組織“揭榜賽”、專場賽,并聯動全區近300家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廣泛征集優質項目參賽。龍崗預選賽聯合區內六大行業中包括比亞迪等在內的12家龍頭企業參與組織,龍頭企業將參與行業決賽評審、導入上下游產業資源、為優質項目提供到本企業交流機會,獲獎項目還將有機會與龍頭企業開展業務接洽,為參賽項目提供技術、市場、渠道等全產業鏈資源,帶領參賽項目更快更好成長。
2020年南山預選賽總決賽
四、創新服務手段,多種優惠政策加碼
深圳擁有強大的科技變現能力,這是吸引全球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齊聚鵬城的一個重要原因。本屆深創賽主辦單位創新服務手段,推出的多種優惠政策不斷加碼,助力參賽優秀項目加速發展,進一步強化深圳的科技變現能力。
第一,各預選賽設立豐厚獎金,為參賽項目提供實惠的“創賽服務包”。前海預選賽暨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設立大賽獎金約1050萬元,包括分賽區獎、決賽獎和優勝獎。寶安區設立獎金總額1000萬元,選手獲得不同獎項及配套時,可同時獲得獎勵金額,配套政策包括給予科技人才安居房、創業輔導、銀行授信、入園優惠等。坪山區對在坪山落戶的獲獎項目最高給與80萬元的落地獎勵。龍華區為選手提供報名輔導、路演培訓等十余場公益活動,賽事總獎金近1000萬元,其中單項獎金最高達100萬元,獲獎落戶項目還可享受科技金融貼息、貼保、政府產業空間保障等支持。
第七屆寶創賽頒獎典禮領導嘉賓與獲獎選手的合影
第四屆龍華預選賽報名輔導現場
第二,注重面向中小科技企業服務的實際效果,為參賽項目更好賦能。大鵬新區預選賽為創業企業免費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主題論壇、融資路演、大企業對接等。羅湖預選賽將為優秀參賽項目做好落地服務,優秀項目將有機會獲得空間免租、低息貸款、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源對接、企業云服務等多項支持,培育羅湖“以創新促轉型、以轉型促發展”的新優勢。南山區今年改革參賽條件,面向成長企業組率先設置“5年內且上年營收5000萬之內”,回歸扶持初創企業、營造創業氛圍的辦賽初心。
第五屆羅湖預選賽啟動儀式
第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凸顯深創賽的品牌效應。龍華預選賽除了每個行業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之外,每個行業另設“行業最佳人氣獎”1名,決賽期間進行投票,得票數最高者獲獎。深港澳高校預選賽在香港、澳門設立多個賽事推廣點,在深圳特區報、香港文匯報等多媒體及微信等自媒體發布預選賽啟動、預賽、決賽等多項新聞,全面營造創賽氛圍。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的爆發對各國而言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工具,在疫情應急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一項項因疫情催生的科學技術成為抗疫路上最好的見證,也代表了互聯網行業和數字技術未來應倡導的發展方向。應對疫情沖擊的過程中,也檢驗著當今科技發展的成果。一年一度的深創賽則是對科技成果的集中檢閱,第十三屆深創賽組織賽事的服務意識更強,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提高參賽項目的轉化率,讓科技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生產生活。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