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老年醫美熱度不斷攀升,“愛美”和“變年輕”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銀發族醫學美容支出逐年升高,或將成為未來醫美行業的潛在消費力量。除皺瘦臉、玻尿酸、緊致抗衰、美白嫩膚等,都成為中老年人青睞的項目。
銀發族跟風嘗試醫美,需警惕醫美陷阱
張瀾(化名),通過美容院熟人介紹,認識了臺州黃巖西城街道某醫美機構,先后消費兩次,一共被洗腦消費八十多萬,該機構擁有數十人的“醫美總監”設計面部,更有“院長”坐診定方案頂打包價格。通過一樣項目操作一次免費維護三次的銷售方式與話術,捆綁消費者多次消費。同樣的產品是同行的20倍不止。
近年來中老年醫美熱度不斷攀升,“愛美”和“變年輕”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銀發族醫學美容支出逐年升高,或將成為未來醫美行業的潛在消費力量。除皺瘦臉、玻尿酸、緊致抗衰、美白嫩膚……隨著市面上各種“網紅”醫美項目不斷涌現,存在概念混淆、夸大效果、資質不夠等諸多陷阱,新一代中老年人在追求青春與美麗的同時,如何才能避免“踩雷”?
中老年醫美的主要訴求是什么?
目前,醫美消費的中老年群體主要包括三類人,第一類是45歲之后希望自己能減緩衰老,恢復年輕時的容貌,他們大多首次接觸醫美項目;第二類是從二三十歲就嘗試各項醫美,步入中老年后,需要進一步祛皺抗衰老;第三類是年輕時接受醫美手術,效果不理想,需要再次修復。第二類和第三類中老年人通常對醫美比較了解,手術目標明確,溝通起來比較容易,對細節要求也更高。但是,針對第一類首次接觸醫美的中老年群體,需要更加關注其生理和心理狀態,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讓他們變得“面目全非”。
受年齡影響,中老年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安全性是中老年人醫美的首要問題。比如患有心臟病或高血壓,醫美前要咨詢內科醫生,確認能否承受相關手術。從心理角度而言,中老年人希望回歸年輕狀態,除了審美訴求也要考慮其社會角色。“通過手術可以讓你年輕10歲甚至20歲,雖然客觀上是變美、變年輕了,但親友可能不習慣,甚至覺得你變奇怪了,這反而會給中老年人帶來心理壓力。”首次接觸醫美的中老年人,醫美方案要適當保守自然,先從微小地方做起,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做醫美。未來針對中老年人的醫美方案、產品以及診療會更為全面和完善,“不過年輕人切忌過度醫美,否則當你步入中老年時,會面臨抗藥性或者脂肪飽和度過高等問題。”
據調查,目前國內醫美服務的滲透率還很低,一方面是正規醫美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則是醫美人才供不應求。《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醫美行業標準需求醫師數量為10萬人,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僅為38343人,另外醫美機構還存在品質機構稀缺、市場分散程度高等現象。而中老年醫美消費者由于信息渠道不足,學習能力有限等問題,更容易輕信網絡宣傳,難辨真偽,落入醫美消費陷阱。近年來隨著各項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出臺,嚴打行業亂象,有助于中老年人遴選有資質的醫美機構和醫生。
中老年人可以去國家衛健委的網站,查詢醫美機構和醫生的資質,“醫美機構的資質包括級別、執業許可證有效期,尤其要關注診療科目,顯示可以做的醫美范圍;醫生則可查詢醫生執業注冊信息,包括主要執業機構、執業范圍、美容主診醫師專業等,此外還有多機構備案信息,即這位醫生多點行醫的備案機構。”
發表評論